尊师重道,薪火相传
招生热线:0532-87806999
描述

【光明日报】国学动态

时间:2019-10-20 分类:学术动态
由首都师范大学电子文献研究所、北京艺术博物馆联合创立的数字文献实验室日前正式成立,设于万寿寺的中心建筑万寿阁三层,是我国首家针对古籍数字化而建成的科研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电子文献研究所建有《国学宝典》和《四库大系》两大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出自动排版、自动比对、自动标点三大核心技术。数字文献实验室以此为依托,可以对古籍善本、书札手稿、字画碑帖、拓片印谱、舆图档案、旧报老刊等进行加工、存储和整合。将原始形态转化成数字资源,进而建立超大规模数据库以存储海量的数据信息,并在这些信息之间建立多元联系,进行分类管理和深度挖掘,以随时根据学术研究需要将数据输出为数字化产品。

首都师范大学数字文献实验室成立


由首都师范大学电子文献研究所、北京艺术博物馆联合创立的数字文献实验室日前正式成立,设于万寿寺的中心建筑万寿阁三层,是我国首家针对古籍数字化而建成的科研实验室。


首都师范大学电子文献研究所建有《国学宝典》和《四库大系》两大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出自动排版、自动比对、自动标点三大核心技术。数字文献实验室以此为依托,可以对古籍善本、书札手稿、字画碑帖、拓片印谱、舆图档案、旧报老刊等进行加工、存储和整合。将原始形态转化成数字资源,进而建立超大规模数据库以存储海量的数据信息,并在这些信息之间建立多元联系,进行分类管理和深度挖掘,以随时根据学术研究需要将数据输出为数字化产品。


成立当日,数字文献实验室迎来首批学术团体——由美国东亚图书馆协会组织的古籍鉴定与保护高级研修班近30位学者前来参观访问,其中包括来自美国20余所大学及部分香港高校图书馆的相关专家。首师大电子文献研究所所长、数字文献实验室主任尹小林为研修班一行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演示了最新的数字化成果。(玥滢)


“道家道教与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举行


由成中英先生倡导,美国国际易经学会与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道家道教与生态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有来自美国、韩国和中国的近50位专家、学者与会。


本次会议共围绕道家道教的经典文献、生态哲学以及与儒家的关系等方面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道家的哲学理论是道教存在与发展的源头活水,在现阶段,道教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就必须在哲学思想上回归道家经典的基本精神。本次会议最受学者关注和讨论的主题是道家道教的生态哲学,经过数场会议的争锋辩难,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西方学者的环境哲学是以西方文化为本位而建立起来的,中国学者在生态哲学的建构上,要有中国的问题意识,要将其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上,而道家和道教则为此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儒道关系也同样受到与会学者的关注,儒释道三家是中国文化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儒道关系的研究和阐释,有利于我们认识和思考中国文化的历史与未来。(王闯)


葛荣晋教授从教55年成果斐然


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实学研究会主办的“葛荣晋教授从教55周年庆祝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哲学创新论坛”日前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与会学者高度评价了葛荣晋教授的学术成就和治学精神,并针对中国哲学的创新问题进行了探讨。


葛荣晋教授从1959年开始已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从事教学、科研活动55周年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著作有《葛荣晋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2卷本,700余万字)、《葛荣晋学术著作自选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卷本,200余万字)等,曾获国家图书奖,教育部和北京市优秀著作奖。


葛荣晋教授不仅是中国管理哲学的开拓者,也是中国实学研究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他将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儒、道、兵、法中的管理学文化资源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需求结合起来,构建中国式的管理哲学思想体系。他根据现代社会需求,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经典现代诠释学”。在东亚,他首先提出构建“新实学”,为推动中、日、韩国际学术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实学是中国古代一种以“实事求是”为宗旨,以“经世致用”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学说。肇始于宋代,在明清之际达到高潮,并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向近代思想转化的中介和桥梁。(小张)


都江堰文庙举办释菜礼


都江堰文庙暨国学基地2014年暑期国学夏令营第一期近日正式开营,为此文庙专门举办了“释菜礼”祭孔仪式。整个礼仪仪程按照光绪年间《增修灌县志》编排,仪式庄重典雅,充满着祭祀的神圣感。让入学夏令营的近百名孩子们切身体验了古代书院学子祭祀的神圣感。


所谓“释菜”,又称“舍菜”或“舍采”,出自《周礼·春官》,按周代传统,学子在春日开学之际将持芬香之菜献给师长。释菜礼的祭品以菜蔬瓜果为主,传统一般用芹菜、韭菜、栗子、枣子四样。四种蔬果均有象征:芹菜代表莘莘学子、韭菜代表才华内涵、栗子代表立志为学、枣子代表敬畏之心。“释菜礼”的仪程稍为简洁,分排班就位、瘗毛血、献礼、彻馔等四个步骤。释菜礼在传统学校及书院中一直是开校启教的标志,而在儒家文化中,释菜礼与释奠礼共同组成了祭祀孔子的全部内容。都江堰文庙在去年9月8日已恢复了中断百年的丁祭正统,今年仲春农历二月上丁日(公历3月7日)举行了祭孔释奠礼,使得春秋祭祀的传统得以复兴。除了春秋祭祀的功能以外,文庙的教育功能也通过都江堰国学院的开办而渐次展开。本次暑期的“立志践行、修身养正”夏令营,是文庙开办的以“读四书、明五伦、通六艺”为纲目的国学夏令营。夏令营的孩子们身着汉服学礼仪、吟诵《论语》、学习射箭、书法,欣赏古琴、学打太极,晨昏定省,在21天的日子里,他们将熏习儒家的君子之风。(邓世謇)


学界研讨新道家的现实意义


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主办的“混沌与秩序:道家哲学及其现代语境”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办。许抗生、牟钟鉴等与会学者从当代的视角探讨了新道家的现实意义。


本次会议既关注对传统道家哲学的整体性思考,同时又立足于当代传统道家哲学研究的新进展和当代哲学发展的新趋势,努力对传统道家哲学的洞见和精义作新的有力的阐发。与会学者围绕“混沌的哲学叙事与政治隐喻”“名的问题:思想空间与政治向度”“市场经济逻辑、政治自由主义与道家精神气质”“自由与秩序之间的张力”“‘新道家’:创发力与可能性”“价值与秩序:儒家和道家之间的思想对话”等论题,探讨和展望了未来道家哲学研究的新方法、新趋势和新方向。


会议期间,道家学术讲堂举行第九、第十讲,陈鼓应、郑开教授主持。第九讲由中山大学冯达文教授担任主讲,讲题为《黄老思潮新探》。针对20世纪以来,关涉中国古典宇宙论的诸多质疑与批判,冯达文教授以黄老思潮作为研究原点,通过澄清“阴阳五行”思维的正当性,为中国古典哲学的宇宙论进行翻案并对其进行再评价。第十讲,北京师范大学李景林教授以“知止观念与文化认同”为题,通过对《老子》和《大学》中“知止”内涵的回顾,指出道家的“知止”侧重于人的文明创制层面,而儒家的“知止”侧重于人的伦理德性层面,二者虽视角殊异,但精神统一,共同指向“知止”的根本义——“回到你自己”。